据上险数据显示,2021年6月国内乘用车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高达13.4%,而比亚迪稳据六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第一。在线下终端市场,搭载DM-i超级混动的车型更是出现了一车难求的局面。数据显示,DM-i超级混动车型订单已经超过了10万辆。
DM-i超级混动市场火爆的背后,是因为插混车型能够切实解决消费者用车痛点——既是节能减排的新能源车,又可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但是DM-i超级混动是如何在众多的混动车型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核心——EHS(Electric Hybrid System)电混系统。
近日,邦老师受邀来到了比亚迪深圳总部,与十位国内知名汽车专家、学者一同品鉴比亚迪超级混动核心技术——EHS电混系统!
多维一体的超级核心
EHS电混系统是DM-i超级混动的核心,不同于传统变速器只是作为传动机构的作用,EHS电混系统采用七合一高度集成化设计(双电机+双电控+直驱离合器+单档减速器+油冷系统),是兼顾了驱动、传动以及功率分流等多维一体的作用。
其实早在2008年,比亚迪DM 1.0已经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但基于当时国内整体新能源产业链正处于发展初期,三电成本居高不下,电机的性能指标也比较低,并且国内自主品牌也还没有混动专用发动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套架构并未在整车层面取得亮眼的指标。13年以来,比亚迪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下不断深挖,终于在发动机、电机、电控、电池等各项指标全面突破,打造出拥有超高性能指标的DM-i超级混动。
作为DM-i超级混动的“大脑中枢”,EHS电混系统更是能够对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智能分配功率,让DM-i超级混动更多地在高效区工作。经济且高效。
“以电为主”的超级混动技术
“传统的混动是‘油混动’,是站在油车的角度做混动,比亚迪是‘电混动’,是站在电车的角度来做混动,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创新,是一个方法论的创新,我认为只有行业领先的企业才能在方法论上影响全行业的变化。”——王大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院长
“EHS电混系统代表的“以电为主”方向是整个混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相对传统的“油混动”,以电为主的DM-i超级混动,有着快、省、静、顺、绿等众多优势!
在EV模式下,静谧、平顺、零油耗等纯电动车所有的一切优点都可以充分体验。
在HEV串联模式城市工况下,99%都是以电机驱动行驶,驾驶体验无限接近纯电动车。只需要18%的串联工况就能让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保证电机驱动车辆的同时对电池进行充电,极大地提升了能量利用率,即使亏电情况下的油耗也仅为3.8L/100km、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245km。
在HEV并联模式下,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则会同时驱动车辆,能够提供卓越动力,此时百公里加速仅为7.3s。
当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处于高效的转速区间,系统采用发动机直驱模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
EHS电混系统 助力新能源产业革新“软着陆”
“DM-i超级混动是基于比亚迪资源禀赋优势全面创新系统集成的技术,对于传统燃油车动力与传动产业链是包容式发展方式,用技术创新促使其进步并延长其生命”——李盛其 中欧协会齿轮传动产业分会秘书长。
此前,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能效标准、电气化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柱,这也迫切需要我国加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
在此之中,插电式混动汽车有利于促进发动机、变速箱产业链的延续和升级。对于消费者而言,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充电习惯,让他们逐步适应电动汽车的驾乘体验。
相比于受续航里程、基础设施等制约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可谓新能源汽车的软着陆。而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凭借超低油耗、静谧平顺、卓越动力三大优势,将大大增强插电混动车对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优势,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
邦点评:
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排名第三的碳排放大户,且增速最快,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有效的优化迫在眉睫。目前主要有两条优化思路,分别是车辆结构优化和行驶路线优化。而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就是前者的代表方案之一。
的确,从纯电车走进咱们生活开始,传统燃油车和纯电车的用车痛点纷争就没有停息过,主要原因就是纯电车的用车习惯和体验与燃油车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插电混动技术正好填补了中间的空缺,让消费者慢慢熟悉充电补能,适应电动汽车的驾乘体验。
而插电混动的新秀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凭借其超低油耗、静谧平顺和卓越动力三大优势,在市场上取得热烈反响。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也势必会带动起中国PHEV技术的整体研发速度。
汽车的全面电驱化,正在稳步前进~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zhouauto.com/article/13/1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