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业绩承压:动力电池企业动态提价“进行时”
今年以来企业难以继续自己承担原材料上涨的压力,目前压力已经传导至终端车价的上涨。
近期,多家电动车企调整车价引起行业关注,电动车价上涨的主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动力电池占到了一辆电动车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因此,电池价格的变化对于车价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非常直接。
“电池的物料价格比去年年初的时候高出了将近70%,动力电池企业生产成本压力非常大。”3月19日,有动力电池行业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关于是否调整了价格,3月21日,宁德时代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上游涨价影响,已动态调整部分电池产品价格。
另外,来自国内不同动力电池企业的多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在原材料成本上涨背景下,每家电池企业都面临非常大的成本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整个电池供应体系和规则正在发生变化,电池企业希望以更加灵活的议价机制供货。迫于供应压力,大部分主机厂都在和电池企业重新商议价格,而在价格重新确定之后,车企就会对其车价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不过,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动力电池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性。
议价、再议价
事实上,由于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拉动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态势从去年年中就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去年三季度开始,就已经有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调整动力电池的供货价格。
当时,不少电池企业就采取了产品报价实时更新、明确涨价幅度、缩短账期、已有订单重新议价等手段,来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即便如此,在议价的过程中,一些电池企业也必须承担部分上涨成本,这也影响了企业部分的利润。
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此前电池上涨的幅度难以维系,主机厂和电池企业继续议价。
去年,虽然电池材料的价格已经上涨,但是大多数由主机厂和电池企业内部消化。但是,今年以来企业难以继续自己承担原材料上涨的压力,目前压力已经传导至终端车价的上涨。
“目前,大部分续航在500-600公里左右车型,价格上涨的幅度在2-3万元之间。但事实上这已经是车企和电池企业消化了部分成本的情况。”有车企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车企和电池厂大多数都是比较灵活的定价机制,有的采取了联动的价格机制。
理想汽车CEO李想3月19日在微博表示,目前来看,与电池厂商已经签订合同确定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等谈妥后也会立刻涨价。今年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会非常离谱。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电池的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因此,动力电池企业目前更倾向于以更灵活的机制与客户商议价格,从而减少对自身盈利性的影响。
事实上,动力电池的议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情况。
孚能科技此前已经公布了2021年财报,该公司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03.97%至34.03亿元,但净亏损扩大至9.74亿元。
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导致孚能科技亏损扩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孚能科技表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动力电池原材料需求上升,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材料成本增加,而由于价格调整存在滞后性,年内产品价格未能随动力电池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及时上调。不过,目前多数客户产品售价已进行调整。
该公司何时能够扭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最大客户奔驰之前的提价幅度。此前,孚能科技就已经在公告中透露,正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商议价格上涨的幅度。近期,有投资者在投资平台问及“是否已完成与戴姆勒的提价”,孚能科技称其与戴姆勒价格谈判尚在进行中。
电池回收升温
今年以来,锂盐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已从年初的25万元/吨一路涨到50万元/吨。
工信部网站在3月18日发布消息称,已会同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会议要求,应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国内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受政府调节及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碳酸锂价格已逐步企稳。
此外,有动力电池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0万元/吨的价格已经很高,虽然目前市面上锂盐资源仍然紧俏,但企业难以承担更高的价格。如果价格继续上涨,企业难以接受高价碳酸锂产品,因此后续会以更谨慎的态度来观望价格的上涨态势。
部分电池企业此前已经布局上游,相关效果也将逐步显现,有望缓解企业的一些压力。例如,3月18日,国轩高科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碳酸锂项目于今年一季度量产,产能已逐步释放,预计今年产能约为1万吨。宁德时代更是在2020年宣布在上下游投资290亿元,这一举措也有望巩固其产业链安全,效果有望在后期显现。
不过,长期来看,锂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碳酸锂价格仍将受制于供需关系。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电池需求同样在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材料看涨的行情下,通过电池回收来实现材料再利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开始升温。采用先进技术高比例地回收贵重金属,可以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另外,随着第一批电动汽车使用寿命结束,退役电池市场的规模也有望在未来几年快速扩大,通过回收利用能够进一步将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更大化。当然,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同样需要主机厂和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大多数电池企业以及主要整车企业,都在开始布局电池回收业务。
(作者:左茂轩)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zhouauto.com/article/20/19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