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主流车型"支撑品牌 新能源行业并非赢者通吃

“(威马)仅定位中间是不是缺乏了高端?但只存在高端,也不容易活得太好,我们也在反思。”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在在全球范围内,仅靠高端的传统车企,没有一家能生存下来,基本是靠主流车型来拯救。

  近期,上海疫情的变化让汽车行业面临重大挑战。为此,寰球汽车《全V座谈会》组织全V联盟成员代表,与身处上海的众多车企展开了线上交流,中国经济网也参与其中。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 资料图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上海的“造车新势力”,受疫情的影响不言而喻。不过,沈晖自信地表示,“线上办公、数字化手段,威马从成立第一天就有这个逻辑。我们工厂、经销店的线上能力都非常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总部被关也是OK的。”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秉持“科技普惠”,致力提供“用得爽、用得起”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也聚焦于15万-25万元细分市场。当中国经济网记者问及,“威马产品定价是否太过保守,未来会不会考虑做新品牌”时,沈晖做出了文章开篇的表述。

  在沈晖看来,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真正“靠活的”、“走量的”也并非高端车型,而是A级或者3系这种“主流车型”。“仅叫好不叫座,最后还是要挂的;仅叫座不叫好,可能还能活下去,”沈晖说到。

  去年7月,记者曾参加威马举行的2021年年中媒体沟通会。彼时,沈晖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正从“哑铃型”向“纺锤型”加速优化,预期未来十年内,15万-25万元主流新能源渗透率将从3%增长到40%,而威马也将“主场迎战”。

  诚然,伴随着车型从小到大增速逐步降低,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但威马在“造车新势力”中的市场表现并不出彩。

  数据显示,2021年,小鹏、蔚来、理想的销量分别为98155辆、91429辆、90491辆,分列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前三位,距离10万辆的“门槛”仅一步之遥。相比之下,威马累计销量只有44157辆,显然已经被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进入2022年,相比上述几家新势力,威马汽车公布数据的积极性更是大幅减弱。

  一方面,“蔚小理”头部领跑,另一方面,小米、美的、创维等“非主流造车势力”纷纷入局,威马可谓“上下承压”。面对当下的竞争局势,沈晖坦言,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是赢者通吃,消费者喜好的不同给厂家带来了不同细分市场的可能性。搞清楚品牌用户的画像,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可以活下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标签:新能源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zhouauto.com/article/20/19949.html

CopyRight © 2020- zhongzhouau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郑州思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备案编号:豫ICP备18046062号-6
地址:中国·郑州市郑汴路和未来路交叉口绿都广场B栋1908室合作QQ:81307333邮箱:81307333@qq.com
部分文章或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