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购车消费群体的主体,“年轻化”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角逐未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具体体现在产品上,拥有更为动感的外形设计、更加宽裕舒适的空间,以及更加符合年轻人用车习惯的配置的小型SUV炙手可热,成为年轻消费者的购车首选。也正是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在小型SUV市场发力,产品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就两款备受关注的热门小型SUV车型哈弗赤兔激擎版(顶配)与本田XR-V-2021款220TURBO CTV旗舰版(顶配)进行多方面对比,为年轻消费者购入自己心仪的“大玩具”做个参考。
从外观到空间 哈弗赤兔表现更佳
“看脸”的Z世代消费者研判一辆SUV是否年轻化的标准,往往首先就是外观设计。XR-V-2021款220TURBO CTV旗舰版(顶配),前脸中网采用了黑色的镀铬板装饰的设计,配合上银色镀铬条,两侧的大灯组与中网融为一体,比较中规中矩。底部采用了贯穿式的黑色装饰板设计,并且将雾灯融入了进去。车型使用了大幅度的溜背设计,虽然显得很有整体性,但偏圆润的造型明显缺乏野性和动感气质,辨识度不是很高,恐怕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个性的追求。
哈弗赤兔激擎版整车的风格就明显凌厉了许多。前脸的电音流光式前进气格栅颇具视觉冲击力,标志性的大尺寸六边形前格栅看上去很硬派;头灯为不规则造型,并且采用了日行灯和头灯分体的设计;车身侧面机甲刀锋式腰线设计,搭配黑色的轮毂,酷感十足非常运动;尾部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加上上扰流装置,颇有性能车的味道。别的不说,个性化与年轻化明显是哈弗赤兔占据上风。
车辆的空间表现上,哈弗赤兔也略胜一筹。先来看车身数据对比:
铂金兔车长超4.4米、车宽接近1.9米、轴距达2.7米,各维度数据都要大于本田XR-V,空间明显更有优势。
进入车内空间,本田XR-V的顶配版明显感觉内饰做工用料一般。8英寸的液晶中控屏尺寸比较小,设计老旧;座椅对人体的包裹性比较一般,坐垫也比较短,对腿部的支撑度不够;车身长度不足4.4米,后排空间也比较一般,成年人坐在后排会比较局促,整体塑料感比较强。不过这款车拥有后排魔术座椅,座椅向上翻起后能增加不少的储物空间,这算是一个亮点。
反观哈弗赤兔,车长超4.4米,空间更为宽敞;大尺寸的中控屏设计,营造出了不错的科技感;仪表盘、空调出风口等地方还采用了撞色饰条进行点缀,更加有活力;座椅材质更加柔软,支撑性和包裹性也很到位;后排地台也采用了纯平设计,再配合后排出风口等人性化配置,舒适度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保证乘客的乘坐体验。从空间、设计再到体验,哈弗赤兔都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
性能试驾体验 哈弗赤兔动力出色
想要真正的打动年轻消费者,单凭外观设计还远远不够,相比起其他的消费群体,追求体验感的年轻消费群体对动力有着更苛刻的要求。从官方参数配置来看:
哈弗赤兔全系搭载的是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4马力,峰值扭矩为275牛·米,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据官方数据,哈弗赤兔官方内部测试0-100km/h加速成绩仅为7.7秒,比起本田XR-V的9秒来说加速能力相当出色。
在实际驾驶体验中,也能感受到哈弗赤兔优势明显,起步时很有冲劲,加速过程十分积极,可以体验到较为强烈的推背感。本田XR-V虽然动力也不错,但隔音问题是老槽点了。低速状态下感觉还好,一提速发动机的噪音就上来,高速时再加上风噪、胎噪,体验感实在不敢恭维,也不愧被很多车主戏称为“买发动机送的车”。
除此之外,本田XR-V底盘的悬挂调校也偏硬,在很多车型后悬挂都采用独立悬挂的时代,本田XR-V还在用扭力梁式后悬挂,过减速带颠簸很明显。而哈弗赤兔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组合具有不错的滤震效果,能够平稳地经过减速带,在坑洼路面颠簸感也可接受。哈弗赤兔的底盘调校也很舒适,驾驶过程中操控性能稳定,转弯、加速都能稳稳驾控。
值得一提的是,哈弗赤兔当切换至运动模式,并用左脚踩住刹车,右脚地板油时,便会激活“弹射起步模式”增加了可玩性,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加分项。此外哈弗赤兔还在去年12月上市了两款新动力型号劲享版和DHT混动版,尤其是混动车型王者兔,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可实现不同负荷多种工作模式最优运行,油电切换平滑顺畅;搭载全新1.5L稳态发动机,采用多种技术,达到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最优,可实现1000公里超长续航,0-60km/h加速时间仅需3.9秒,综合油耗低至4.7L,在油价突飞猛进的当下,可以说是极大地降低了用车成本,两个字“省钱”。而本田XR-V没有搭载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是一种遗憾了,经济性上完败。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更加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全新的车型涌入国内市场,自主品牌在与合资品牌的抗衡之中持续发力,通过产品和技术来证明自己。面对消费群体结构变化,“年轻化”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角逐未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哈弗赤兔在这一赛道上的优越表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也在为自主品牌的影响力扩大声量。相信未来自主品牌将进一步崛起,在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上向合资品牌实力反击。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zhouauto.com/article/21/2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