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长安汽车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的首款量产车公布了最终售价,正式吹响了长安再次进军高端领域的号角。
这款起名为阿维塔11定位情感智能电动轿跑SUV,官方指导价为34.99万-40.99万元,还有一款联名限量版定价为60万元。
发布会现场,阿维塔还公布了开启预售后的交付节奏——阿维塔11长续航版及阿维塔011将于今年12月开始交付用户,阿维塔11超长续航双电机奢享版预计将于明年一季度开始交付用户。
此外,阿维塔还宣布首批十城阿维塔体验中心和体验空间同步正式开门营业。今年内,渠道将覆盖110座城市。
在补能方面,阿维塔表示已与bp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高压快充网络的建设。双方计划至2023年底在全国范围内19个城市共建超过100个标准化高压快充站,单场站功率达到480千瓦,单枪最大功率可达240千瓦。
其表示,最快到今年年底,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用户就将享受到这一高效补能模式带来的全新体验。
此外,阿维塔还将计划接入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主流运营商在内的近20万根公共充电桩,广泛覆盖城市商圈以及高速沿线的出行全场景。
作为一个全新品牌,阿维塔从品牌发布到宣布产品上市仅用时不到一年,如此快节奏的新品牌建设速度,放眼全行业也属于罕见。这主要得益于长安汽车的全体系能力,以及宁德时代和华为两大巨头的技术支持。
那么,在长安、宁德时代和华为组成的三大金刚的护航下,阿维塔11能否一炮成功呢?
装满配置表的产品力
首先从产品力方面来看,阿维塔11是具备成为爆款潜质的,即使它的售价超过了40万以上。
售价公布后的一个网友留言非常有趣,他说:“40多万的售价,买BBA不香吗?”而另一个网友的回复则更有趣,他说:“去看看BBA的纯电车销量吧,时代变了,中国品牌崛起了。”
一问一答间,反映了当前普通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改变赛道试图完成领先的普遍认知——有质疑的声音,但也有更多的支持声音。而不是以往的质疑声占主流局面。
这是因为,用户对比汽车的标准已经变了,从以往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对比变成了如今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三电系统”为主的新三大件。而在新三大件比拼方面,中国品牌开始显露出优势。
阿维塔11敢卖40万以上的最大底气,就是来自其对新三大件领先能力的信心。
我们翻看了阿维塔11所处35万~50万区间的70多款新能源汽车,从中挑选了与它在售价方面和定位方面相似的3款车型作为对比。用户可自行判断它到底值不值40万。
全系标配双电机, 最高功率可达425千瓦,最大扭矩650牛·米,零百加速最快可达3.98秒;以及全系采用750V高压平台,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40千瓦,长续航版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
还有华为HarmonyOS座舱系统和3颗半固态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高清摄像头组成的34颗智驾传感器的智能驾驶硬件系统。
单看这些与智能电动汽车相关的主要参数,阿维塔11的配置可谓拉满,基本做到了“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部分配置领先。
但决定阿维塔11能否一炮而红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不止是拉满的配置,这些只是基本前提。决定阿维塔11的前途命运的,可能是宁德时代和华为的品牌光环,到底是否足够吸引用户?
其中尤以华为为重。
华为HI模式 阿维塔的流量密码
从阿维塔品牌亮相之日起,只要有阿维塔的地方,就会有宁德时代和华为的身影,这种氛围在今年的重庆车展达到高潮。
当时,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历史性地齐聚一个舞台,但舞台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身后的阿维塔11。
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为阿维塔11站台。得益于三位重量级嘉宾的影响力,阿维塔的品牌声量达到了发布以来的最高点,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阿维塔或许与长安的其它品牌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
也是从那时起,阿维塔品牌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有它的地方就会有流量。人们开始纷纷期待有华为和宁德时代身影的阿维塔11,到底表现如何?
如今,在品牌烘托方面已做得相当成功的阿维塔,迎接它的下一个挑战将是首款产品的市场表现。成功的品牌塑造能否兑现到市场上?
阿维塔11还未开启交付,但已有相似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众所周知,目前,华为以三种模式活跃于汽车行业,一种是零部件供应商身份;一种是提供解决方案HI的集成模式,阿维塔11和极狐阿尔法S HI版均诞生于该模式。
另一种就是联合问界品牌已初尝胜果的智选车模式。
问界品牌的销量从寥寥无几到月销近万辆,以及背后的小康股份的股价翻着跟头的上涨,无不在证明着华为于去年推出的智选车模式的成功。
阿维塔11到底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ongzhouauto.com/article/24/23368.html